最新消息News
推廣農產品冷鏈 前進東南亞 專訪台灣冷鏈協會理事長

灣冷鏈協會(Taiwan Cold Chain Association)為了推廣農產品冷鏈與冷鏈新南向,邀請多家會員參加「臺灣智慧農業週-冷鏈暨加值服務展」。貿有展覽特別專訪台灣冷鏈協會理事長程東和(Sheng, Tung Ho)先生,了解如何結合冷鏈降低農產品耗損,更進一步推廣台灣的冷鏈技術與經驗至東南亞。「貿有展覽有限公司」以下簡稱「貿」,程東和先生以下簡稱「程」。


 貿:請教台灣冷鏈協會持續幾年邀集會員參加本展覽的想法。

程:我一直把農業冷鏈化稱之為農業價值鏈,因為農產品導入冷鏈後,可以降低耗損,優化農產品的品質與價值,進而提升內銷與促進外銷,並且提高農民的收益。台灣的農產品不僅精緻且具有競爭力,但面對氣候的變遷與外銷品質要求的挑戰下,更是需要導入全程冷鏈來確保品質跟賣相。 正逢政府推動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2.0,包含推動農產品、水產品、肉品等發展冷鏈體系,改善農產品產銷冷鏈缺口,提升生產至銷售端冷鏈技術及設備。台灣冷鏈協會是由一條龍的冷鏈業者組成,更是責無旁貸來輔助政府及農漁業者提升冷鏈品質,因此特邀請會員聯合展出,呈現冷鏈的整合服務與技術能力,讓各界瞭解冷鏈的各種解決方案與成功案例。

 

貿:食材從產地到餐桌,冷鏈物流在哪些環節提供什麼樣的服務?

程:從產地到餐桌是個非常漫長又深奧的食材供應鏈。農產品從產地採收後先進行預冷(pre-cooling),之後送到加工廠進行清洗、裁切、加工、製造、分類、包裝,最後由物流中心集中整理,並配送到各市場通路,這其中環環相扣。整個流程中,食材的溯源保鮮非常重要,還要做到運輸的全程溫度監控及冷鏈物流的作業管理等各項細節。

貿:台灣冷鏈協會近年推動南向,可以簡單介紹台灣冷鏈對於東南亞國家的優勢與特色,臺灣冷鏈發展至今有哪些特殊的成就?

程:台灣有近40年的冷鏈發展經驗,吸收來自歐美、日本的成熟技術與實務經驗,學習因應各種業態與商業模式下的發展模式。整體來說,在冷鏈的技術及管理都已非常的專業,尤其是以便利商店跟超市等代表的城市物流,更是具有世界領先地位。而台灣冷鏈的優勢不論是在硬體方面,包含:儲存、理貨、配送的車輛、保溫設備、自動化設備等,或是軟體方面,包含系統的升級整合、智能化、不斷鏈的全程掌控系統、品質管理系統,都可以提供客製化、全方面的解決方案。而東南亞國家的冷鏈發展正邁入成長期,故搭配政府的新南向政策,於2018年即邀集會員組成冷鏈的共創平台,更進一步號召有意南向發展的廠商成立「新創冷鏈國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」,積極的開拓越南市場,提供各類型的客製化冷鏈服務。

貿:參照國外的經驗,臺灣的冷鏈產業還有哪些可以更加改善的地方?另外,臺灣冷鏈產業可以提供哪些台灣經驗,可以提供國外參考?

程:台灣的城市物流、食品的加工製造及食材供應鏈已經非常成熟,唯獨農產品業冷鏈還有改善的空間,政府也因此這幾年積極地推動農業的冷鏈化,提升農產品的品質與賣相,增加內需市場並開拓國際市場。

   東南亞的冷鏈基期比較弱,對於冷鏈物流的概念還是停留在倉儲管理及配送作業,但是台灣的冷鏈物流發展已進展到供應鏈整合與靈活的營運模式,業者推出各種客製化方案,滿足客戶各類型的需求,可以同時提供硬體設備的規劃(自動化、省力化等系統)、軟體規劃(供應鏈整合管理、不斷鏈整合管理),及標準化的作業流程。

04 Aug 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