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發展Profession
建構現代化農產冷鏈體系 用好品質結合加工提高農民所得
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掌握冷鏈就掌握市場價格。
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掌握冷鏈就掌握市場價格。

 

【口述/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 採訪.整理/葉小慧 攝影/吳尚鴻】

 

冷鏈建設對臺灣農業發展為何重要?大家知道Farmind株式會社是日本非常重要的蔬果流通企業,Farmind的堀內達生社長,自2016年以來,每次與我會面,他都一定會提到冷鏈議題,包括2020年2月臺灣鳳梨遭到中國禁運,我們進行視訊討論時,堀內社長給臺灣的建議,就是一定要有冷鏈系統(Cold Chain System),只要冷鏈做得好,臺灣農產品內外銷品質維持一致水準,要確保絕對沒問題。

 

完善農業冷鏈體系 有助確保與提升品質

以鳳梨為例,臺灣鳳梨產季是2~7月,而5、6月臺灣氣溫已經來到20~30°C,田間溫度甚至超過30°C,假如沒有整體適合的採後處理與冷鏈物流,鳳梨外銷日本不可能達到去年的近1.8萬公噸。冷鏈並非越冷越好,而是需要適合的溫度,不管農漁畜產品都一樣;起初臺灣鳳梨出口日本,是以11~13°C進行溫控,沒想到上架超市後,在回溫至20°C的過程中產生「黑心」,隨後調整為適合鳳梨的13~15°C。

 

完善的農產冷鏈體系有甚麼好處?第一點是提升品質。臺灣鳳梨外銷日本有兩種型式,一是整顆生鮮,二是截切鳳梨,做好田間採後預冷,確實解除田間熱,可以讓截切鳳梨在超市上架後多2天的壽命。當農產品上架品質維持良好,壽命變長,這對消費者與農民是莫大的幫助,消費者總不希望買回家之後,今天沒吃明天就壞掉了,對農民而言,冷鏈可以幫助農產品延長壽命和維持品質,最後反映出來的就是價格上升。又比如雲林美生菜成功外銷中東杜拜,運輸船期長達3個星期,到了杜拜一樣生鮮沒有變黃,冷鏈當然是關鍵因素,類似例子不勝枚舉。

 

魚肉蛋等漁畜產品也是如此。以國產生鮮豬肉為例,豬隻屠宰後運輸到消費市場至少要8個小時以上,若是夏季天氣高溫溼熱,溫體豬肉生菌數上升,衍生食安疑慮,若採用全程維持10~20°C,品質安全會更好。消費者到傳統市場買完豬肉回來,第一個動作也是先冰起來,為什麼從屠宰場到市場,卻沒有全程冷鏈呢?因此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肉品冷鏈示範體系政策時要求,在全臺傳統市場6,000個畜禽肉攤位,提供補助設置溫控設施,同時以透明玻璃讓消費者能直接看到豬肉生鮮的樣態,不管外面天氣多熱,我們的溫體豬肉,都能維持在適當冷藏溫度10~20°C。

 

冷鏈空間足夠 有助產銷調節並提高所得

冷鏈的第二個目的是產銷調節。農產品特別是蔬菜水果有一個宿命,一旦量多價格就跌,但這是在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,以3月即將採收的恆春洋蔥為例,農委會協助農民團體建置洋蔥冷鏈措施,讓洋蔥在3月收穫入庫之後,再慢慢地與市場對接,這樣價格就不會下滑,因此冷鏈當然有助於產銷調節,使產品價格維持在一定水準,有助於維持農民所得,而冷鏈空間較大的業者對市場就有一定影響力。

 

 

陳吉仲主委說明,冷鏈可以幫助農產品延長壽命和維持品質,最後反映出來的就是價格上升。 陳吉仲主委說明,冷鏈可以幫助農產品延長壽命和維持品質,最後反映出來的就是價格上升。

 

再以豬價為例,經濟學蛛網理論指出生產期長的農產品價格會反覆循環變動,今年價格好,明年養多了價格就下滑,但這幾年的豬價不再是如此,能夠維持在一定水準,主要因為農民依計畫生產,加上產業單位調配得當,再搭配凍存機制,適時釋出補足市場缺口,維持了價格穩定。所以冷鏈真的太重要了!可以維持品質及價格,對消費者與農民都是正面的。

 

農產冷鏈不斷鏈 大中小型建置有一套

農漁畜產品的冷鏈建置計畫是從水產品開始的,在我們發現冷鏈效益很好之後,進一步將整體冷鏈推動經費提高至2年126億元,執行期間為4年(2021~2024)。如今冷鏈建置的目標清楚,那要怎麼做?我們將會依循以下幾個原則。

 

一是不能斷鏈。如果有斷鏈,消費者拿到農產品就可能出現問題,因此臺北農產運銷公司2022年12月啟用了全臺第一的低溫卸貨拍賣區,將不同蔬菜水果實施不同低溫的冷鏈管理。北農做了,產地當然必須跟著做,讓農產品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上,都能全程不斷鏈。

 

二是農漁產品項目眾多,冷鏈設備應在哪裡設置?我們有幾個優先順序,從國際級的旗艦型物流中心、區域物流中心、批發市場/肉品市場到各地農民團體/農企業,這四種層級不同,並有各自設定的目標。旗艦型物流中心主要為了出口設置,以農糧產品冷鏈為例,將於桃園和屏東各設置一處,屏東國際保鮮物流中心目前已建置完成,桃園仍在建置中;區域型物流中心則參照Farmind的設置概念,以200公里方圓設置集貨與冷鏈物流節點,並優先以產區為核心設置。

 

區域型物流中心既可以供應國內市場,也可以配合國際外銷,例如我們在臺南玉井設置的農產加工及冷鏈物流中心,不僅可以讓玉井芒果外銷日本和韓國幾百公噸,更多是處理供應內銷的幾千公噸,這種層級在以前可以說都沒有做到,都是這次開始投入。在這個層級同時搭配升級檢疫處理場,包含蒸熱處理(如芒果)和低溫處理(如文旦柚)等。以前蜜棗外銷可能要拉到臺灣中北部進行檢疫低溫處理,但蜜棗產地都在屏東和高雄,等於從南部拉到中北部處理完再拉回高雄港運輸出口,相當不具效率。

 

此外,處理場量能不足,也大幅影響外銷量能的上限。以前文旦外銷日本有量能限制,因為文旦柚需要1°C以下低溫處理,進一次處理場就需要12天,而文旦柚採收1個月就採收完成,量能不足下就無法當季整場輸出,這是長期以來農業部門沒有解決的問題。

 

再以芒果為例,玉井的蒸熱處理場設備老舊,導致芒果耗損率過高,如今進行升級之後,設備全部換新,明顯降低耗損率;在此同時,屏東將加設處理場,枋山、枋寮的芒果出口也不必再拉到玉井或小港,直接在屏東進行即可。換句話說,區域物流中心還可以做蒸熱或低溫檢疫的處理,自然有助於外銷出口,未來出口量能逐漸擴大到滿足現有農漁畜產品出口的需求。

 

 

農產品外銷須經檢疫多道關卡,如何保鮮維持品質以及提升處理量能成為重要目標。 (圖片提供/防檢局) 農產品外銷須經檢疫多道關卡,如何保鮮維持品質以及提升處理量能成為重要目標。 (圖片提供/防檢局)

 

批發市場/肉品市場則著重於場地設備的升級與改善,從果菜批發市場,例如臺北、板橋、臺中和新化,到肉品市場,如旗艦型的嘉義縣肉品市場,以及區域型的桃園市和雲林縣肉品市場。特別是肉品市場與屠宰市場,目前由地方縣市政府主導的幾乎沒有導入HACCP,國產豬肉品質很好,賣給國外的豬肉產品有HACCP,國內也應導入,這些我們都會進行協助,建立完善的屠宰與冷鏈體系。

 

冷鏈搭配加工 提升農民收入的好工具

水產品冷鏈建設是最早啟動的大項,動工中的將軍智慧水產冷鏈物流中心(簡稱將軍水產冷鏈)是屬於區域型物流中心。臺南將軍是虱目魚的產區,往年虱目魚容易發生產銷失調,現在建置將軍水產冷鏈之後,將會結合漁產品本身的簡單加工處理,包含分級、二去三去、分切等,如此一來虱目魚價格能夠獲得支撐,解決大出價格就下跌的問題。已完工的高雄興達港區漁會加工廠,2年多前即透過漁業署建議結合加工,將石斑魚加工(三去三清),再透過急速冷凍與分切後,賣到學校午餐或其他通路,原本漁會經營上面臨諸多挑戰,現在則發展良好,讓石斑魚維持好的價格。

 

臺灣農漁產品原本外銷中國的比例高達23%,去年一整年只剩下13%,減了的10%轉移到美國、日本等市場,為什麼做得到?就是因為有冷鏈和加工這兩項重要工具進行搭配,原本銷售到中國的是生鮮活魚,禁運之後的價格仍然能夠維持,都是因為有加工和冷鏈,既可以將多餘的農產品先冷鏈庫存,又可以加工進行調節同時創造另外的需求,提供了農漁畜產品很好的價格支撐,可以說冷鏈和加工是提升農民收入最重要的兩項工具。

 

 

農漁畜產品冷鏈搭配加工,能提供一定的價格支撐,穩定甚至提高農漁民所得,圖為石斑魚加工產品。 (攝影/梁偉樂) 農漁畜產品冷鏈搭配加工,能提供一定的價格支撐,穩定甚至提高農漁民所得,圖為石斑魚加工產品。 (攝影/梁偉樂)

 

 

 

農漁畜產品冷鏈推動全貌圖。 農漁畜產品冷鏈推動全貌圖。

文章出處

19 Mar 2023